那些率先布局N型技术的企业,上半年业绩已经体现出N型产品兑现的红利。
以此计算,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6.69亿元,同比下降33.58%,环比下降45.72%;上半年大全能源营业收入约93.25亿元,同比减少42.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26亿元,同比减少53.53%,上半年净利同比腰斩;新特能源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175.87亿元,同比增长19.51%;归母净利润为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双良节能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8亿元-6.8亿元,同比增长64.15%到92.45%,但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一季度,下跌65%84%,扣非净利环比一季度,下跌42%68%;TCL中环预计实现净利44.8亿46.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53.57%60.42%,然而,TCL中环二季度的扣非净利如果按16.2亿的中位数计算的话,环比一季度扣非净利,下跌了27%;其他硅片上市公司也在二季度出现亏损,比如京运通预计公司上半年实净利润3883.42万元-1.165亿元,同比减少70%-90%;扣非净利润为728.34万元-7283.44万元,同比减少80%-98%。报告期内,公司光伏银浆业务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上升;半导体行业周期下行,国内外客户需求减少,导致半导体业务业绩下滑。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944元。6.通威(600438):8月21日晚,通威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长,另外受益于硅材料价格下降,公司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盈利水平有较大增长。根据该报告,储能方面,上能电气2023年上半年: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营收占比37.55%,毛利率11.82%。通威是硅料和电池片的双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归母净利润为86.01亿元。
26.帝尔激光(300776):8月17日,帝尔激光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情况。52.岱勒新材(300700):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55.80%;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11.01%。关于盛能杰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是亚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
盛能杰作为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解决方案ODM服务商,拥有深厚的智能硬件研发、软件开发和先进制造等能力,其创新技术在ODM领域不断加速渗透。8月29日-9月1日,巴西圣保罗国际太阳能技术展览会和EESA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盛大召开。共商共赢,智高可靠在巴西国际太阳能展览会上,盛能杰展出了SE2-125kW光伏并网逆变器。公司高度重视创新研发,拥有35年电力电子产品管理经验及20年光伏逆变器研发经验,同时依托亚源集团APD强大的供应链和生产实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竞争力及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及技术服务,推动未来绿色智慧生活。
其中,全新推出的SE 30-50kW系列工业并网逆变器,针对光伏储能恶劣的物理环境以及运维难题,从高功率、环境适应性、安全性、智能运维等多个维度升级,为品牌商不断拓展应用边界提供技术支撑。SE 30-50kW系列产品将防护等级升至IP66,防入侵、防强雨袭击、防尘等性能卓越,有效延长设备寿命。
● PV单路输入功率为6kW,并支持12 kW整机大功率输入,可在为6kW负载供电的同时,为6kW的电池组充电,提升太阳能利用率,并为负载提供备电保障。该产品还将组串电流提升到了16A,可以兼容各类高效光伏组件,提高系统收益。逆变阳光,高效储能随着峰谷电价差的扩大,工商业储能经济性凸显,企业对新能源的稳定性、独立储能需求进一步增加。20kW产品采用无风扇设计,无噪音污染,是户用绿电设备的不二之选。
产品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适用于户用、工商用、大型地面电站及各类储能电站场景。光伏储能逆变器产业景气度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植根,技术品质、供应链管理、交付及综合成本控制,将是行业头部品牌赢取竞争的关键。家庭绿电,引光聚力户用储能市场具有一定的C端属性,安全、外观、安装等因素,都将影响用户的最终选择,这对ODM厂商的技术创新实力、产品设计和市场洞察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与新能源为主题,是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十大高峰论坛之一,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协办,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承办。
作为本次论坛唯一受邀的新能源企业代表,协鑫光电董事长范斌围绕光伏技术发展趋势作专题报告。柔性和轻质特点使其适用于BIPV和汽车光伏,结合协鑫光储充算一体化系统,未来有望将绿色能源带进每一个角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加速实现碳中和。
展望钙钛矿应用场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范斌表示,技术迭代驱动效率进步,钙钛矿材料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可有效解决目前行业持续降本难及高温工艺的绿色难题。
作为全球钙钛矿太阳能组件产业化领跑者,协鑫光电在钙钛矿大面积制备下的转化效率以及100MW 量产线的爬坡进度上遥遥领先。范斌表示,有别于晶硅技术,钙钛矿从设备到工艺到材料都需要原创开发和整个体系的配合,需要包括设备、材料以及解决方案等各方面供应商的配合,目前协鑫光电在各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应用钙钛矿材料,可以突破晶硅的效率上限,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钙钛矿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经济性方面,进入量产的钙钛矿组件成本预计为0.5-0.6元/瓦,是晶硅组件极限成本的50%。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何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等专家和学者分别作专题报告。
9月2日,第二届国际气象经济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钙钛矿材料是叠层技术产业化的唯一选择,满足带隙可调、以及对吸光能力、透光性强的需求。
效率方面,单结钙钛矿电池效率上限超30%,双结叠层效率上限更有望接近45%。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应对全球资源危机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今年3月,协鑫光电100MW钙钛矿1m*2m组件实现了16%的效率目标,规划年内达到18%。叠层组件可有效带动行业降本,在任何市场都是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晶硅电池作为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随着光电转化效率趋近极限,提升电池效率的边际成本逐渐变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主席刘泽洪、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徐小峰在论坛上致辞。论坛权威发布了《支持净零能源转型的综合天气和气候服务》指南、《一带一路气候报告:2023》等多项重要成果,业界重量级嘉宾及知名专家200多人现场参会此外,硅料价格下滑速度也超过了弘元绿能预期。
2022年8月弘元绿能又宣布拟在徐州投建包括年产25GW单晶硅切片及年产24GW N型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将产业布局延伸至电池环节。此消彼长之下,光伏黑马终于褪色,结束连续数年业绩高速增长的步伐。
市值暴跌对此情况,资本市场似乎早已预见。近日,各大光伏企业半年度报告已全部披露。
分身乏术至此,弘元绿能已完成从工业硅到光伏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自然对其经营能力和行业周期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截至9月1日,其市值已回落至238.52亿元。
与此同时,其一体化布局却并未贡献利润。全产业链布局在此过程中,弘元绿能也见证了硅料价格从8万元/吨上涨至超过20万元/吨,硅料企业赚的盆满钵满。2022年2月,弘元绿能宣布拟在包头市投固阳县建年产15万吨高纯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生产项目,总投资达118亿元。但在开启全产业链布局后,叠加光伏板块持续下滑,弘元绿能市值也进入了下滑通道。
从进军硅片环节开始,弘元绿能市值在短短两年时间上涨了近15倍,一度逼近千亿大关。今年4月,弘元绿能又发布公告称,拟在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6GW光伏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50亿元。
如此优异表现,让弘元绿能一举成为光伏黑马。光伏黑马资料显示,弘元绿能原是以高硬脆材料专用加工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2018年成为光伏切片机龙头,2019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进军单晶硅片领域,迅速成为继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后的第三大硅片供应商,业绩也实现了三级跳,从年营收不超过10亿元一举突破百亿大关。
同时,作为硅料下游企业的弘元绿能,却因为硅料价格暴涨导致毛利率下滑。上半年实现营收71.74亿元,同比下降37.38%;归母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下降35.45%。